jswd
山東茂隆新材料 2020-11-16 3328
墻面抹灰是裝飾工程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建筑裝飾的基礎,是建筑物室內外裝飾質量效果和建筑物內外觀表面成型的基礎和關鍵,抹灰質量如何決定一個工程或一個小區(qū)群體工程優(yōu)質的成敗。
一、抹灰常見的質量缺陷
1.外墻面抹灰常見質量缺陷
墻水泥漿飾面層粘結不牢固,空鼓、裂紋;
外墻飾面橫線條不水平,豎線條不順直,橫豎線角不上線;
分格縫和滴水槽邊緣不整齊、不順直,縫槽內不光滑。
2.內墻抹灰常見質量缺陷
內墻抹灰大面不平整、線角不順直、口角不方正;
室內細部抹灰毛糙,不嚴密、不光滑、平整性差。
二、內外墻缺陷原因分析
1)砂漿自身特性:
水泥、石灰砂漿飾面作法其優(yōu)點:材料來源廣泛,操作要求技術較低,施工方便,造價低。缺點:手工操作,工效低;濕作業(yè),勞動強度大,作業(yè)環(huán)境條件差;砂漿年久易龜裂脫落;表面較粗糙,吸水率高,易粘掛塵垢,析出氫氧化鈣,面層顏色深淺不勻。
2)抹灰不分層,每遍涂抹過厚:
抹灰一般分三層,底層粘結(約2mm),中層找平,面層裝飾。厚度20mm以內。太薄,不能保證平整,影響飾面效果。太厚,自重下墜,影響粘結,內外干縮速度快慢不同。產生裂紋。
3)配比不當及其他原因:
外墻抹灰空裂與基層濕度,操作技術,養(yǎng)護條件,環(huán)境溫濕度等情況有關。從配比上講,膠結材料與骨料之比不宜過大,不然收縮性大,不應大于1:3骨料粒徑0.35~0.5mm為宜,不小于0.25;空鼓則與墻面清理不干凈;淋水不足,濕度不夠;各層抹灰間隔時間不當,含水率相差大;或上層砂漿號高于底層砂漿標號等原因有關。
4)表面罩素漿,形成純水泥硬殼,宜收縮干裂,形成裂紋。
5)豎向線角控制不嚴,上下錯位,縫格施工不細致。
6)不同墻體基層抹灰,基層處理不當,產生空裂。
7)室內抹灰未嚴格按工藝規(guī)程進行;
8)底灰偷減工序、人員安排不當,忽視成品保護,造成內墻抹灰粗放、天棚操作馬虎,工序交接和成品質量汪檢查、水電設備安裝二次修補影響;
9)忽視細部質量標準,對工種交叉、工序搭接和隱蔽部位未能精心施工。
三、控制措施
1)墻體基層處理:
混凝土基層墻面:鑿毛法、鑿麻坑,70%以上鑿毛面積,每平方米200個鑿點。甩漿法:甩水泥丁,1:1水泥細砂漿,養(yǎng)護3d。劃紋法:拆模后劃溝,斜向交叉紋路,深5mm。界面處理劑:強化粘結。
加氣混凝土、爐渣磚:針對不同基層配置不同砂漿。底灰粘結,等同強度砂漿,薄層施工。兩種材料交接處,鋪釘鋼絲網,再抹底灰。
2)控制工藝流程:外墻抹灰應按以下工藝流程嚴格進行:澆水濕潤基層找規(guī)矩、貼灰餅,沖筋抹底灰找平24h后彈分格線、嵌分格條抹面層灰起分格條,修分格縫24h后開始養(yǎng)護。
3)深劃磚縫:砌筑外墻不面深劃磚縫5~7mm,使縱橫砌縫形成鍵榫,增強抹灰粘結力。
4)澆水潤墻:外墻抹灰前對墻面澆水2遍以上,滲水深度8~10mm,減少墻面吸收砂漿中的水分,增加粘結強度。
5)配比適當:配合比應準確,1:3水泥吵漿打底,中砂,1:2.5水泥砂漿抹面,稠度適當。
6)分層涂抹:分遍完成,分層抹灰,5~8㎜厚,采取大工序抹灰作法,濕潤墻體,刷素漿,隨刷隨抹灰。即從建筑物檐口至勒腳先抹底灰和中層砂漿,隔日再從上至下罩面灰,這期間應加強底灰澆水養(yǎng)護,保持濕
瀝青麻筋是有選有上等的麻筋,浸泡在技術人員研發(fā)的一款具有防腐性,瀝青為主要材料的添加劑里面的一款產品。麻筋具有質地輕、強力大、防蟲防霉、靜電少、織物不易污染等特點。瀝青是由不同分子量的碳氫化合物及其非金屬衍生物組成的黑褐色復雜混合物,是高黏度有機液體的一種,呈液態(tài),表面呈黑色,可溶于二硫化碳。瀝青是一種防水防潮和防腐的有機膠凝材料。本產品主要用在伸縮縫、沉降縫等填縫材料。本產品施工非常方便,替代了原有的麻煩施工方法。我們一般是桶裝的,只需要采購后,取出來就可以使用。瀝青麻筋主要起防水、防雜物進入沉降縫內的作用,在填塞過程中,應填塞密實、牢固,在材料選用上,要選用優(yōu)質合格的材料,麻筋為新的未變質的麻筋。
潤狀態(tài),對防止空裂效果很好。7)原漿壓面:實踐證明,表面加素漿或原漿抹壓太光,會使砂漿表面形成約1mm厚致密的純水泥漿硬殼,干濕、溫度反復作用,砂漿表面會逐步出現(xiàn)珠網狀裂紋而影響久性和美觀。抹壓以表面達到微露砂粒充滿細小砂眼、手感粗糙而平整的效果為最佳。用鐵皮抹子抹成有粗糙感的原漿壓面,砂漿表面層水泥可減少砂漿體積變化,適應和消除脹縮應力,減少表面龜裂,改善抹灰面的耐久性,并有利于提高與涂料的粘附性能。
8)加強養(yǎng)護:抹完面灰24h后,養(yǎng)護不少于3d。
9)嚴格上線:控制外墻面線角上線平展順直,以突出建筑立面線型整齊、挺拔的裝飾效果,主體施工時對窗口砌筑、大角砌筑、附墻壁柱、支設陽臺底模、側模、陽臺預制欄板安裝,必須掛職吊鉛絲垂線定位,豎向順直差不大于10mm,抹灰時再次吊線控制,豎向線角順直偏差不大于5mm,對窗楣、陽臺板上口、底邊、腰線等橫向線角,抹灰時拉水平通線控制,水平線條平直偏差不大于3mm。按照此要求可極大地改善建筑物外觀觀感效果。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