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wd
山東茂隆新材料 2023-08-08 1967
今天小編來和大家聊聊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要點,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為了有效地防止有害裂縫的出現(xiàn)和擴展,需要綜合考慮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溫、減緩降溫速率、減小混凝土收縮、提高混凝土的最大抗拉強度、改善約束條件和設計構(gòu)造等方面,并采取相應的實際措施。
一、降低水泥水化熱和變形
1、選擇低水化熱或中水化熱的水泥品種來配制混凝土,例如普通硅酸鹽水泥、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zhì)硅酸鹽水泥、灰砂水泥和復合水泥等。
2、充分發(fā)揮混凝土的后期強度,降低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的使用量。根據(jù)試驗結(jié)果,每減少或增加10kg 水泥,混凝土的溫度將相應下降或上升1℃。
3、在使用粗骨料時,應盡量選擇粒徑較大、級配良好的粗細骨料,控制砂石中的含泥量??梢蕴砑臃勖夯业葥胶狭?,或者加入適當?shù)臏p水劑和緩凝劑來改善混凝土的可塑性和流動性,降低水灰比,從而達到減少水泥用量和降低水化熱的目的。
4、內(nèi)嵌冷卻水管于基礎內(nèi)部,通過循環(huán)冷卻水來迫使混凝土水化熱溫度降低。
5、在大體積的厚大無筋或少筋混凝土中,可以添加不超過總量20%的大石塊,以減少混凝土的使用量,從而實現(xiàn)節(jié)約水泥和降低水化熱的目標。
6、在混凝土拌合過程中,可以添加適量的微膨脹劑或膨脹水泥,以補償混凝土的收縮并減少其溫度應力。
7、改善溫度鋼筋的鋪設。為了確保每個澆筑層都能正確配備溫度鋼筋,建議設計人員適當調(diào)整分布鋼筋的位置。溫度鋼筋應該鋪設得密集一些,一般使用φ8鋼筋,雙向鋪設,間距為15cm。這樣可以增強材料對溫度應力的抵抗能力。在澆筑完下層混凝土后,應該立即進行上層鋼筋的綁扎。
8、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當大面積混凝土結(jié)構(gòu)尺寸過大時,可以適當設置后期澆筑縫隙,以減輕外部壓力和溫度應力,同時還能促進散熱,降低混凝土內(nèi)部溫度。
二、降低混凝土溫度差
1、為了保證施工質(zhì)量,應該選擇適宜的氣溫來進行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盡量避免在高溫天氣中進行混凝土的施工。
在夏季,可以使用低溫水或冰水來攪拌混凝土。還可以通過噴灑冷水霧或冷氣來對骨料進行預冷。另外,可以覆蓋或設置遮陽裝置來避免骨料暴露在陽光下。如果運輸工具條件允許,也應該搭設遮陽設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溫度。
2、可以添加適當?shù)木從蜏p水劑,比如木質(zhì)素磺酸鈣等。
3、為了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效果,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改善和增強模具內(nèi)的通風,以促進模具內(nèi)部熱量的散發(fā)。
三、加強施工中的溫度控制
1、在混凝土澆筑完成后,需要進行良好的保溫保濕養(yǎng)護,逐漸降低溫度,以充分發(fā)揮混凝土的徐變特性,減少溫度應力。在夏季,需要注意避免暴露在陽光下,保持充分的濕潤。而在冬季,應采取保溫措施覆蓋混凝土,以防止劇烈的溫度梯度發(fā)生。
2、為了充分利用混凝土的“應力松弛效應”,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養(yǎng)護,并確定合理的拆模時間以及延遲降溫的時間和速度。
3、強化測溫和溫度監(jiān)測與管理,采用信息化控制手段,隨時監(jiān)控混凝土內(nèi)部溫度變化,確保內(nèi)外溫差不超過25℃,基面溫差和基底面溫差均控制在20℃以內(nèi),及時調(diào)整保溫和養(yǎng)護措施,以防止混凝土溫度梯度和濕度過大,從而有效預防有害裂縫的產(chǎn)生。
4、要合理規(guī)劃施工流程,確保混凝土在澆筑過程中均勻升高,防止混凝土混合物過多堆積導致高度差。在結(jié)構(gòu)建設完成后要及時填土,避免長期暴露在側(cè)面。
四、改善約束條件,削減溫度應力
1、為了減少溫度應力和水化熱的積聚,可以考慮采用分層或分塊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的方式,并合理設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縫,或在適當?shù)奈恢迷O置施工后澆帶,以減少每次澆筑長度的蓄熱量并放松約束程度。
2、為了消除嵌固作用并釋放約束應力,可以在大體積混凝土基礎與巖石地基,或基礎與厚大的混凝土墊層之間設置滑動層。這可以采用平面澆瀝青膠鋪砂、或刷熱瀝青或鋪卷材的方式進行。另外,在垂直面和鍵槽部位,可以設置緩沖層,例如鋪設30 ~50mm 厚瀝青木絲板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五、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
1、通過選擇合適的粗骨料級配并嚴格控制其含泥量,增強混凝土的振搗過程,以提高混凝土的密實度和抗拉強度,減少收縮變形,確保施工質(zhì)量。
2、為了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應齡期的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可以使用二次投料法和二次振搗法,并在澆筑后立即排除表面積水,加強早期養(yǎng)護。
3、為了防止裂縫的形成,并改善應力集中,需要在大體積混凝土基礎內(nèi)的關鍵位置設置適當?shù)臏囟扰浣?,如截面突變和轉(zhuǎn)折處、底板和頂板與墻轉(zhuǎn)折處、孔洞轉(zhuǎn)角及周邊。此外,還需要增加斜向構(gòu)造配筋。
以上是今天的內(nèi)容,感謝您的閱讀和觀看,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您隨時致電咨詢。
Demand feed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