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插人人操,精品在线播放8,美女舔屄一区在线视频播放,91日韩精品在线观看

混凝土路面的縱、橫、縮、脹縫是什么?

技術文檔

jswd

當前位置:首頁 > 技術文檔 > 正文

混凝土路面的縱、橫、縮、脹縫是什么?

山東茂隆新材料 2023-03-23 2936


混凝土路面的縱、橫、縮、脹縫是什么呢?今天小編來聊一聊,下面一起看一下吧。

一、接縫設置的原因

混凝上面層是由一定厚度的混凝土面板組成的,具有熱脹冷縮的性質(zhì)。由于一年四季氣溫的變化,混凝土板會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膨脹和收縮。而在一晝夜戶,白天氣溫升高,混凝土板頂面溫度較底面為高,這種濕度坡差會造成面板的中部突起。夜間氣溫降低,混凝土板頂面溫度較底面為低,會使板的周圍和角隅翹起;

這些變形會受到面板與基礎之間的摩阻力和粘結力,以及板自重和車輪荷載等的約束。致使板內(nèi)產(chǎn)生過大的應力,造成板的斷裂或拱脹破壞。由于翹曲而引起的裂縫,則在在裂縫發(fā)生后被分割的兩塊板體尚不致完全分離,還具有傳遞荷載的能力,倘若板體溫度均勻下降引起收縮,則將使兩塊板拉開,從而失去傳遞荷載的能力。

為了避免這些缺陷,水泥混凝土路面不得不在縱橫兩個方向設置許多接縫.把整個路面分割成為許多板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接縫可分為縱縫和橫縫兩大類。與路線中線平行的接縫稱為縱縫,與路線垂直的接縫稱為橫縫。

接縫設計應能:

①控制收縮應力和翹曲應力所引起的裂縫出現(xiàn)的位置;

②通過接縫提供足夠的荷載傳遞;

③防止堅硬的雜物落入接縫縫隙內(nèi)。

二、縱縫及其構造

1.縱向縮縫

當一次鋪筑的寬度大于4.5m時,應增設縱向縮縫??v向縮縫可采用假縫加拉桿型,其構造如圖2-8-7所示。設置拉桿,可以防止板塊橫向位移使縫隙擴大,拉桿應設置在板厚的1/2處;在縮縫上部設置的槽口,一般應在混凝土澆筑后,并達到一定的抗壓強度(碎石混凝土為6.0~12.0MPa.礫石混凝土為9.0~12.0MPa)時,用切縫機進行切割,或在混凝土澆筑時振人木條。槽門深度要適中,過淺,則混凝土截面的強度削弱得不夠,從而不能保證以后的開裂發(fā)生在接縫位置上;過深,則不規(guī)則斷裂面面積過少,接縫傳荷能力降低。根據(jù)經(jīng)驗,槽深—般為板厚的1/4—1/5,槽口寬度根據(jù)施工條件,宜盡可能窄些,通常為3~8mm。

2.縱向施工縫

由于施工條件等原因,當—次鋪筑寬度小于路面寬度需分兩次以上澆筑時,則應設置縱向施工縫??v向施工縫按其構造的不同,可分為平縫和企口縫兩種形式:一般采用平縫,并應在板厚中央設置拉桿,以防止接縫張開和板的上下錯動。根據(jù)國內(nèi)外的實踐經(jīng)驗,企口縫易產(chǎn)生破壞。

其原因有:

①榫舌尺寸過大,降低了接縫處的強度,并可能導致榫舌破壞;

②大而深的企口,在澆筑混凝土時出現(xiàn)漏漿,榫舌和棱角變形,拆模困難、振動大,常給企口造成早期損傷,有時甚至振壞企口,需重新修補。這些損傷以細微紋潛于陰企口,在重復荷載作用下.局部應力集中,導致裂縫發(fā)展直至破壞。此外,施工比較麻煩。

三、橫縫及其構造

橫縫一般分為橫向縮縫、脹縫和橫向施工縫。

1.脹縫

在脹縫處混凝土面板完全斷開,因而也稱之為真縫。脹縫的設置目的是為混凝土板的膨脹提供伸長的余地,從而避免產(chǎn)生過大的熱壓應力。脹縫必須貫穿到底,縫壁垂直:縫寬為2.0~2.5cm,在板厚的中央設置傳力桿。傳力桿的一半以上應涂瀝青或加塑料套,并加長10cm的小套子,套底和傳力桿頭之間留3cm的空隙(用紗頭填)。其下部設接縫板(木板涂以瀝青),上部3~4m范圍內(nèi)灌填縫料進行封層。同結構物相接處或與其他公路交叉處的脹縫,無法設置傳力桿時,可采用邊緣鋼筋型或厚邊型

設置脹縫,給施工帶來不便。同時,由于施工時傳力桿設置不當(未能正確定位)或封縫不好等原因.使脹縫處的混凝土板常出現(xiàn)碎裂等病害。使用經(jīng)驗和觀測資料表明,脹縫間距較短的路段(100m以下),在使用過程中往往會出現(xiàn)脹縫縫隙增大,使依靠集料嵌鎖作用的接縫傳荷能力大大降低;且因填縫料難于保持其效能,砂石等雜物便易于落入縫內(nèi),造成接縫區(qū)的混凝土在膨脹受阻時產(chǎn)生碎裂破壞,或者拱起。少設(加大脹縫間距)或不設(僅在同結構物交接處設)脹縫,一方面便利了施工,另一方面約束了板的位移.減少了接縫縫隙,使傳荷能力增加,錯臺、碎裂和拱起等病害減少。

因此,脹縫只設置在以下場合:鄰近橋梁或其他固定構筑物處;與柔性路面相接處;板厚改變處;隧道口;小半徑平曲線和凹形豎曲線縱坡變換處。在鄰近構造物處的脹縫,應根據(jù)施工溫度至少設置兩條。除上述位置以外的脹縫宜盡量不設或少設,其間距可根據(jù)施工溫度、混凝土集料的膨脹性并結合當?shù)亟?jīng)驗具體確定。

2.拉桿

拉桿是為了防止板塊橫向位移而設置在縱縫上的異形鋼筋。拉桿應采用螺紋鋼,設在板厚中央,并應對拉桿中部10cm范圍內(nèi)進行防銹處理。

其最外邊的拉桿距接縫或自由邊的距離一般為25~35cm。

3.傳力稈

傳力桿的設置目的是為了保證接縫的傳荷能力和路面的平整度,防止錯臺等病害的產(chǎn)生。

傳力桿主要用于橫向的接縫,采用光圓鋼筋。由于其在脹縫和縮縫所起的作用不同,尺寸上應有所不同,前者要大些。對設在縮縫處的傳力扦,其長度的一半再加5cm,應涂以瀝青或加塑料套,涂瀝青端宜在相鄰板中交錯布置;對設在脹縫處的傳力桿,尚應在涂瀝青一端加一套子,內(nèi)留3cm的空隙,填以紗頭或泡沫塑料。套子端宜在相鄰板中交錯布量。其最外邊的傳力桿距接縫或自由邊的距離一般為15~25cm。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與構筑物的銜接

與混凝土路面連接部位有瀝青路面、橋梁、涵洞和通道等,相接部位與—般路段有所不同。這些部位的混凝土路面往往會發(fā)生跳車現(xiàn)象,嚴重影響行車速度和舒適性以及路面的使用壽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則是由于這些部位的差異沉降所致。

防治的原則,一是減少這些部位的基礎竣工后的沉降量;二是加強和提高路面整體的耐久性。

1.混凝土路面與瀝青路而相接

在混凝土路面和瀝青路面相接處,由于瀝青路面難以頂住混凝土面板末端的水平推力,因而首先在瀝青路面的一端,然后在混凝土路面的一端發(fā)生損壞。此外,出于瀝青路面與混凝土路面之間的沉降不同,使得接頭處變得不平整,引起跳車。因此,對高速公路和一級公路,混凝土路面與瀝青路面相接時,應在瀝青路面面層下埋設長度為3m的混凝土板,此板在混凝土路面相接的一端的厚度與混凝土面板相同,另一端不小于15cm,

埋設在混凝土板與混凝土路面相接處的拉桿,應采用螺紋鋼,直徑一般為25cm,長70cm,間距40cm。對于其他各等級公路.由于汽車行駛速度較低,交通量不大,水泥混凝土路面與瀝青路面相接,可采用混凝土預制塊過渡或徑相連接。

2.混凝土路面與橋梁相接

混凝土路面與橋梁相接,可根據(jù)公路等級,使用要求和當?shù)亟?jīng)驗選用以下或其他適當?shù)拇胧?/span>

在各等級的公路上,特別是在高等級的公路上,應設置橋頭搭板。搭板與混凝上路面之間采用鋼筋混凝土面板過渡,其長度不小于5m。搭板與鋼筋混凝土面板之間的接縫應設置傳力桿。鋼筋混凝土面板與混凝土面板之間應設置脹縫,當與橋梁為斜交時,鋼筋混凝土面板的銳角部分應采用鋼筋網(wǎng)補強,鋼筋混凝土面板按鋼筋混凝土路面的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搭板與鋼筋混凝土面板相接處設拉桿,其尺寸、間距和混凝土路面與瀝青路面相交時設置的拉桿相同。

對于等級較低的公路,或作為高等級公路的過渡措施,橋頭可鋪筑一段混凝土預制塊或瀝青路面,待沉降穩(wěn)定后,再鋪筑混凝土路面。當橋頭設有搭板時,其長度不小于5m;當橋頭末設搭板時,其長度不小于8m。

3.構造物橫穿公路

為了防止過路構造物如涵洞等上方的路面出現(xiàn)橫向裂縫、錯臺和跳車等現(xiàn)象,應將構造物頂部及兩側(cè)適當范圍內(nèi)的混凝土面板采用鋼筋網(wǎng)補強,或采用鋼筋混凝土面板。


對于箱狀構造物,當項面至板底的距離d小于80cm時,其頂面及兩側(cè)各6m范圍內(nèi)的混凝土板采用鋼筋網(wǎng)補強。當d小于30cm或嵌入基層時,應采用雙層鋼筋網(wǎng)補強。


鋼筋網(wǎng)分別布設在距板底和板頂1/3~1/4板厚處。鋼筋采用直徑為10~12mm的光面鋼筋,縱筋間距10cm,橫筋間距20~30cm。如構造物頂面上的基層厚度小于10cm,基層改為混凝土找平;當d為30~80cm時,可采用單層鋼筋網(wǎng)補強,鋼筋網(wǎng)布設在距板頂1/3~1/4板厚處、鋼筋采用直徑為8~10mm的光圓鋼筋,縱筋間距10~15cm,橫筋間距20~30cm。

4.補強鋼筋

混凝土面板縱橫自由邊邊緣下的基礎,當有可能產(chǎn)生較大的變形時,宜在板邊緣加設補強鋼筋,角隅加設發(fā)針形鋼筋或鋼筋網(wǎng)。

(1)板邊補強

混凝土面板邊緣部分的補強,一般選用2根12~16mm的螺紋鋼筋,布置在板的下部,距板底為板厚的1/4,并不應小于5cm,間距一般為10cm,鋼筋兩端應向上彎起,鋼筋保護層的最小厚度不應小于5cm。

(2)角隅補強

角隅補強部分的補強,可選用2根直徑為12~16mm的螺紋鋼,布置在板的上部,距板頂不應小于5cm,距板邊為10cm,板角小于90°時,亦可采用雙層補強鋼筋網(wǎng)補強,鋼筋可選用直徑6mm,布置在板的上下部,距板頂和板底以5~10c為宜,鋼筋保護層的最小厚度不應小于5cm。

橫向縮縫 橫向縮縫是為減少混凝土的收縮應力和溫度翹曲應力而設冒的。一般采用假縫形式,不設傳力桿。但在特重交通的公路上,由于荷載的重復作用次數(shù)多和軸載大,使接縫的傳荷能力迅速降低,出現(xiàn)錯臺現(xiàn)象,故宜加傳力桿:在其他各級交通的公路上,鄰近脹縫或自由端的縮縫,其縫隙會隨著相鄰脹縫或路面自由凝土面板的反復伸縮而逐漸張開,為保證這些接縫的傳荷能力,在鄰近脹縫或路面自由端的三條縮縫內(nèi),均宜加設傳力桿。

縮縫上部設置的槽口,在澆筑混凝土后.用切縫機進行切割,其寬度為3~8mm,深度為板厚的1/4~1/5,槽口內(nèi)填填縫料,其目的是為了防止水分的滲入和雜質(zhì)的嵌入。當設置傳力桿時,傳力桿長度的1/2以上要涂以瀝青,以便接縫兩側(cè)的混凝土面板能自由收縮。

上面就是今天的內(nèi)容,感謝大家的閱讀和觀看,希望對大家有幫助,如果您有什么不懂的,歡迎聯(lián)系我們的工作人員,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期待我們以后的合作。



留電免費咨詢 [5分鐘內(nèi)回電]

Demand feedback